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共青团中央、农业部关于印发《乡镇企业共青团工作条例(试行)》、《国营农场共青团工作条例(试行)》、《牧区共青团基层工作条例(试行)》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6 14:05:22  浏览:999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共青团中央、农业部关于印发《乡镇企业共青团工作条例(试行)》、《国营农场共青团工作条例(试行)》、《牧区共青团基层工作条例(试行)》的通知

共青团中央、农业部


共青团中央、农业部关于印发《乡镇企业共青团工作条例(试行)》、《国营农场共青团工作条例(试行)》、《牧区共青团基层工作条例(试行)》的通知
(一九八八年九月八日)



共青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乡镇企业局、农场管理局、畜牧局:

  乡镇企业、国营农场、牧区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领域,切实改进和加强这三个领域的共青团工作,使之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青年的要求,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培养一代“四有”新人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共青团中央、农业部根据改革总体进程和农村实际情况,在试点和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订了《乡镇企业共青团工作条例(试行)》、《国营农场共青团工作条例(试行)》、《牧区共青团基层工作条例(试行)》。现将这三个条例发给你们,望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使共青团工作进一步活跃起来,并逐步走上制度化、经常化。

附:

  一、乡镇企业共青团工作条例(试行)

  二、国营农场共青团工作条例(试行)

  三、牧区共青团基层工作条例(试行)



乡镇企业共青团工作条例(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乡镇企业是农村青年日益聚集的新兴产业,是农村共青团工作的重要领域。为了更好地适应农村改革,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镇企业共青团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乡镇企业的政策规定,结合乡镇企业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乡镇企业共青团组织是乡镇企业中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农村团的基层组织之一。

  第三条 乡镇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服务于乡镇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实践中培育“四有”新人。

  第四条 乡镇企业共青团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教育和武装团员青年;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动员青年投身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发挥团员的模范作用;组织青年学文化、学技术、学管理,开发青年智力,围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艰苦奋斗、建功立业;表达青年意愿,维护青年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 乡镇企业团组织在同级党组织和上一级团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接受厂长(经理)的工作指导和帮助,接受团员青年的民主监督。

 

第二章 组织设置和干部配备

  第六条 乡镇企业基层团组织的设置,应与乡镇企业发展相协调,贯彻有利于对团员的教育和管理,有利于带领团员青年在企业生产中发挥作用,有利于广泛联系青年,有利于团的积极分子的培养的原则。

  第七条 乡镇企业团组织根据企业中团员的数量而设置。

  (一) 团员在三人以上的单位应建立支部。

  (二) 团员在五十人以上的单位应建立总支部,特殊情况下,团员在三十人以上的单位也可建立总支部。

  (三) 团员在二百人以上的单位应建立基层委员会;特殊情况下,团员在一百人以上的单位也可建立基层委员会。

  第八条 乡镇企业团组织实行“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方法建立和管理。

  (一) 未设党组织的乡镇企业(特别是联户、个体等企业)可以不与党组织的设置完全对应的形式建立团组织,通过上一级团组织接受相应党组织的领导。

  (二) 现以行政村为单位的团支部,可视该村团员、青年在村、在企业的人数,采取“以厂带村”、“以村带厂”的形式建立团组织,或扩大行政村团支部为团总支,下设企业和农村团支部。也可厂村并设。

  (三)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乡镇“农工商联合公司”或“工业公司”内设立团总支或基层团委,下辖乡(镇)办各企业团支部,统一归乡(镇)团委领导。

  (四)跨乡(镇)的联营、合资、股份等乡镇企业建立的团组织,归企业所在地乡(镇)团委领导。

  第九条 团小组是团支部的组成部分,不是团的一级组织,可根据工种、班次、车间、兴趣爱好等情况灵活设置。

  第十条 乡镇企业团组织依照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原则配备团干部。

  (一)基层团委设专职团干部一人。

  (二)青年(含团员)总数在二百人以上的团总支部,设半脱产团干部一人。

  (三)在没有条件设专职团干部或半脱产团干部的乡镇企业中,要适当缩减兼职团干部的生产、业务工作量,保证团干部有一定时间从事团的工作。

  第十一条 乡镇企业团的干部应本着干部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精神,选拔那些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热心青年工作、在青年中有威信、年龄一般不超过二十八周岁的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党员或优秀团员担任。注意选拔那些懂技术、懂管理的青年人才做团干部。

  第十二条 团的支部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由团员大会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一年;团的基层委员会由团员大会或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两年。选举要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选举要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

 

第三章 工作职责

  第十三条 乡镇企业团组织要协助党组织和厂长(经理)做好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组织青年学习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青年正确认识并积极投身改革和建设。

  (二)开展理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激发青年爱厂、爱岗。树立主人翁责任感。

  (三)坚持用启发、说服、疏导、示范、激励的方法引导青年在实践中不断消除小农意识,抵制封建残余影响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侵蚀,逐步树立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相一致的思想观念。

  (四)了解、研究企业中团员青年的思想状况和需求愿望,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调动和保护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创造性。

  (五)树立、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十四条 乡镇企业团组织要紧密配合厂长(经理)开展工作,带领团员青年贯彻厂长(经理)决策,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做贡献。

  (一)以职业技能培训和技术比武活动为基本形式组织团员青年学文化、学技术、学管理。鼓励团员青年自学成才,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在企业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五小”(即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活动,成立青年技术攻关小组、质量管理小组,围绕本企业设备、工艺、产品的薄弱环节开展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为企业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质量,增添后劲。

  (三)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劳动竞赛,在本职岗位上争创一流成绩,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组织团员青年在企业急、难、重、新的生产任务上发挥突击作用。

  (五)引导团员青年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协助厂长(经理)经营决策。

  (六)教育团员遵守企业纪律,严守操作规程,从事文明生产。

  第十五条 乡镇企业团组织要关心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为青年办实事、解难题。

  (一)积极创造条件建立青年业余文化活动阵地,组织各种类型的业余文化活动骨干队伍,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活跃青年业余文化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加强对企业中青年各种协会、兴趣小组的联系、服务和指导。

  (三)指导和帮助青年正确处理恋爱、婚姻、家庭、交友等问题,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积极帮助青年解决生产、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其它具体问题。

  第十六条 乡镇企业团组织要经常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一)建立健全乡镇企业团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正常的工作秩序。

  (二)依据团员证制度,加强团员管理、包括外来团员管理。督促团员履行义务,保证团员行使民主权利。

  (三)及时选拔配备团干部,加强团干部培训工作,保证团干部每年轮训一次。

  (四)广泛联系青年,积极壮大团员队伍,逐步使乡镇企业中团员占青年的比例保持在百分之三十以上。

  (五)定期向企业党组织及厂长(经理)汇报、报告团的工作情况,取得领导和支持。注意同企业中其他职能科室、部门的联系,收集、听取他们对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建议,不断提高团的工作水平。

 

第四章 工作职权

  第十七条 乡镇企业团的基层委员会、总支、支部委员会书记,是党员且适宜的,应参加同级党委;是党员而不是同级党委委员的,应列席同级党委会议;不是党员的,党组织应通过适当途径,使团的书记及时了解党组织的工作意图。

  第十八条 乡镇企业团的基层委员会、总支、支部委员会书记,可列席必要的厂长(经理)办公会议,了解和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

  第十九条 乡镇企业团组织应主动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员发展对象;向厂长(经理)推荐优秀团员青年出任企业管理干部。

  第二十条 乡镇企业团组织应向党组织和厂长(经理)为做出突出贡献的团员青年申请表彰、奖励和晋级。

  第二十一条 乡镇企业团组织应真实反映团员青年的要求和呼声,经常开展民主协商对话,积极维护青年的合法权益,充分代表青年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第二十二条 乡镇企业团组织应根据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第二十三条 乡镇企业团的书记或主持工作的副书记,享受本企业中层干部的政治、经济、生活待遇。

 

第五章 活动经费

  第二十四条 乡镇企业团组织的活动经费实行企业补助与团组织自筹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其主要构成如下:

  (一)企业按团组织和青年活动的需要每年给予必要的补助;

  (二)按一九八○年八月五日财政部、团中央《关于基层团组织通过业余劳动提取部分活动经费的联合通知》精神自筹的资金;

  (三)乡镇企业组织通过承包生产经营项目、创办团的经费基地等形式取得的资金;

  (四)乡镇企业团组织按国家规定通过其他合法途径取得的资金。

  第二十五条 团的活动经费要建立严格的管理使用制度,必须用于团的活动。

 

第六章 党组织和厂长(经理)对团的领导和支持

  第二十六条 乡镇企业党组织要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定期讨论、研究,及时检查、指导团的工作。

  第二十七条 乡镇企业厂长(经理)应主动关心团的工作,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给团组织明确任务,提供条件,使团的工作结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青工素质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十八条 乡镇企业党组织和厂长(经理)应坚决支持共青团根据广大青年的特点和需要生动活泼地、富于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充分尊重团组织的工作职权和正确意见,逐步做到共青团的事情由共青团自己依法(或章程)去办。

  第二十九条 乡镇企业党组织和厂长(经理)要在团干部配备、报酬,团的活动时间、活动经费、活动场所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证。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条例适用于农村各种类型乡镇企业中的团组织。

  第三十一条 各省(区、市)、市、县级团组织可根据本条例,结合当地乡镇企业的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二条 本条例由团中央解释。本条例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国营农场共青团工作条例(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改进和加强国营农场共青团工作,增强基层团组织的活力,适应和服务国营农场改革,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政策规定,参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国营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结合国营农场共青团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国营农场团组织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基层组织之一,是国营农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骨干力量。

  第三条 国营农场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垦经济为中心,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为改革服务,为农场发展服务,为青年成长服务,为求人才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四条 国营农场团组织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教育青年,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武装青年,不断提高青年的自身素质,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能够担负起振兴国营农场历史任务的农垦新一代。

  第五条 国营农场团组织受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的领导。同时,接受场长(经理)的指导和帮助,接受团员青年的民主监督。

 

第二章 工作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 国营农场团委(或总支部、支部下同)有下列参与权:

  (一)团的书记(或主持工作的副书记,下同)是党员且适宜的,应参加同级党委(总支部、支部,下同);是党员而不是同级党委委员的,应列席同级党委会议和必要的常委会议;不是党员的,党委应通过适当途径,使团委书记及时了解党委的工作意图。

  (二)团的书记可列席同级必要的行政办公会议,协助场长(经理)就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第七条 国营农场团委有下列决定权:

  (一)根据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部署团的工作,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独立活动。

  (二)审批下级团组织的设立和撤销、团员发展和团纪处分。

  (三)考核下级团组织和团干部的工作。

  (四)表彰先进团员和青年,授予荣誉称号。

  (五)支配团的活动经费。

  第八条 国营农场团委有下列建议权:

  (一)提出下级团干部的任免、调动意见,协助党委管理下级团干部。

  (二)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入党。

  (三)向党政部门为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申请表彰、奖励和晋级。

  (四)经常地真实地反映青年的意愿和要求,并就青年的具体利益问题提出建议。

  (五)其它合理化建议。

  第九条 国营农场团委正副书记分别享受本场下一级党政正副职领导的政治待遇、工资待遇和生活待遇。

  第十条 国营农场团委有协助党委和场长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利和义务。

  (一) 组织团员青年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引导团员青年正确认识改革、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

  (二)经常对团员青年进行形势政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理想道德教育、热爱农垦事业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引导青年科学地继承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三)了解、研究团员青年的思想状况和需求愿望,开展民主协商对话,为发挥青年积极性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十一条 国营农场团委有贯彻场长经营管理决策,为提高农场经济效益,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做贡献的义务。

  (一)围绕农场发展商品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的要求,积极组织和引导青年学文化、学技术、学管理,对青年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开发智力资源,提高文化技术素质。

  (二)在青年中广泛开展“五小”(即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活动,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改善农场经营管理,增强青年的民主参与意识。

  (三)动员和组织青年开展劳动竞赛,办好家庭农场,在本职岗位上勤奋劳动,争创一流成绩,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组织青年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特别要发挥青年在抗灾自救、完成急、难、重、险任务方面的突击作用。

  (五)开展扶贫帮困、共同富裕活动。

  第十二条 国营农场团委有关心青年利益,代表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为青年办实事的义务。

  (一)经常地倾听青年的意见,维护青年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二)大力支持青年投身商品经济,引导青年勤劳致富、守法致富、科学致富,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进行力所能及的服务,并鼓励一部分青年首先富裕起来,向小康水平迈进。

  (三)建立青年业余文化阵地,组织各种类型的业余文化活动骨干队伍,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活跃青年业余文化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四)指导和帮助青年正确处理恋爱、婚姻、家庭等问题,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五)积极帮助青年解决生产、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其它具体问题。

  第十三条 国营农场团委有加强团的自身建设的权利和义务。

  (一)建设好团的各级领导班子,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正常的工作秩序,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科学管理。

  (二)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层次培训团干部,提高业务和文化科学素质。

  (三)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实行团员证制度。加强团员管理,督促团员履行义务,遵守团的纪律,保证团员行使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搞好组织发展工作,积极壮大团的队伍,逐步使国营农场中团员占青年的比例保持在百分之四十以上。

  (五)注意对农场青年中各种协会、社团的联系和领导。

  (六)加强青年之家、经费基地建设,注重质量和效益。

 

第三章 组织设置和团的干部

  第十四条 国营农场基层团组织的设置,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贯彻有利于正常地开展工作,有利于团员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有利于团的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团员队伍的发展的原则。

  第十五条 国营农场团组织根据农场团员的数量、参照农垦系统的隶属关系而设置。

  (一)国营农场团的基层委员会一般设在农场一级。农场所属企业团员在一百人以上的单位也可以建立基层委员会。

  (二)国营农场团的基层委员会下设若干团支部,团员在五十人以上的单位可以设立总支部。

  (三)团员在三人以上的家庭农场和联户农场可以建立团支部,归场团委领导,或就便接受场团委指定的总支部领导。

  第十六条 团的支部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由团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一年;团的基层委员会由团员大会或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两年;下设团委的基层团委每届任期可为两年到三年。

  第十七条 团小组是团支部的组成部分,不是团的一级组织,可根据青年的分布地域、工种、行业、班次、兴趣爱好等情况灵活设置。

  第十八条 国营农场团组织在加强系统领导和指导的同时,要接受地方团组织的工作指导和领导。

  第十九条 国营农场团干部应在坚持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同时,按照年轻化的要求选配。

  (一)国营农场团委正副书记年龄一般不超过三十岁。

  (二)团的专职干部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第二十条 国营农场团干部的选拔、招聘,要按照自荐或推荐、组织考察和团员选举的基本程序,充分尊重选举人的意愿。团委和总支、支部委员会都应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

  第二十一条 国营农场团干部要专职专用,选举产生的干部在任期内一般应予稳定。更换农场团的各级组织的正副书记做其它工作,应同上一级团组织协商,先配后调。

  第二十二条 招聘的团干部应先聘后选。

 

第四章 经费和青年之家

  第二十三条 国营农场团的活动经费来源如下:

  (一)团员缴纳团费的留用部分;

  (二)按一九八○年八月五日财政部、团中央《关于基层团组织通过业余劳动提取部分活动经费的联合通知》精神自筹;

  (三)农场从留用资金中按当年青少年人数每人每年不少于3元的标准适当补助;

  (四)团组织通过承包生产经营项目、创办团的经费基地等形式取得的资金;

  (五)团组织通过其它合法途径取得的经费。

  第二十四条 团的活动经费一定要用于团的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挪用。要建立严格的管理使用制度,合理使用。

  第二十五条 青年之家的建设要以上质量重效益为原则,农场财政和有关部门要列入预算给予资助,使之成为思想教育的阵地、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课堂、交流商品生产信息的窗口和文化娱乐的场所。

 

第五章 党政对团的领导和支持

  第二十六条 农场党组织应加强对团组织的领导,定期讨论、研究共青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听取工作汇报,及时指导、检查、考核、监督团的工作。

  第二十七条 场长(经理)应主动地关心和指导共青团工作,充分发挥团组织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优势和积极性。

  第二十八条 农场党政部门应尊重团组织的工作职权和正确意见,支持团组织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逐步做到共青团的事情由共青团自己依法(或章程)去办。

  第二十九条 各级农场党组织和行政领导要在团干部的配备、培训、转业安置、团的活动经费、活动场所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证。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条例适用于全民所有制国营农场及农垦系统所属国营企业,地方、集体所有制农场。其他农垦企业也可参照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有关省、区、市团委,农垦总局团委可根据本条例的基本内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二条 本条例自颁发之日起施行。本条例由团中央负责解释。



牧区共青团基层工作条例(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适应和服务牧区改革,促进牧区经济的发展和青年的成长,切实改进和加强牧区共青团工作,现依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以及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政策规定,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牧区团组织是牧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牧区各族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牧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共青团组织在牧区的职能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第三条 牧区团的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培养“四有”青年为目标,全面活跃共青团工作。牧区团的工作要为经济改革服务,为民族振兴服务,为牧区发展服务,为青年成长服务。

  第四条 牧区团组织的基本任务是团结和带领各族青年牧民,积极投身牧业现代化建设,在推进牧区改革,发展牧业生产的实践中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教育和武装牧区青年,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五条 牧区各级团组织受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的领导,同时接受同级行政领导的指导和帮助,接受团员青年的民主监督。

 

第二章 工作任务

  第六条 带领牧区青年为振兴牧业经济作贡献

  (一)根据牧区经济建设和发展商品生产的需求,在牧区青年中开展多种能手竞赛,鼓励青年艰苦创业,发挥聪明才智,不断提高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

  (二)充分发挥青年专业户的作用,带动更多的青年率先发展商品生产,同时扶持和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以实现牧业的全面发展和牧民的普遍富裕。

  (三)组织青年牧民参加公益劳动,特别要发挥他们在抗灾保畜、完成急、难、新任务方面的突击作用。

  第七条 组织牧区青年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

  (一)组织青年牧民学习实用技术。围绕草场建设、畜种改良、牲畜病害防治、畜产品加工等项目,根据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帮助青年牧民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

  (二)配合教育等部门在青年牧民中开展扫盲工作。

  (三)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现代化宣传工具,组织牧区青年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并帮助青年牧民订阅报刊杂志,为他们的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八条 做好牧区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引导牧区青年正确认识改革,积极投身改革,热情宣传和带头贯彻党在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

  (二)经常对牧区青年进行理想道德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法制纪律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帮助青年牧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抵制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

  (三)鼓励牧区青年摆脱自给自足的小生产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改革相适应、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市场意识和商品观念。

  (四)本着激励、关心、疏导的原则,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思想工作。要在维护人民群众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代表青年的特殊利益,及时反映他们的意愿和需求,努力帮助青年牧民解决生产、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正确处理恋爱、婚姻、家庭等问题,为牧区青年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第九条 活跃牧区青年的文化生活

  (一)牧区基层团组织要从青年牧民喜欢聚会、能歌善舞的特点出发,把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二)在牧民分散的地区和季节,宜组织马背图书箱、流动文化车、业余小型的乌兰牧骑活动。

  (三)每年以乡(苏木)为单位,组织一两次“大团日”活动。“大团日”活动应寓教于乐,把开展主题教育、总结部署工作、团员宣誓与草原盛会结合起来。“大团日”活动的时间每年可以相对固定。

 

第三章 工作职权

  第十条 牧区县(旗)乡(苏木)村(嗄查)团委、团支部书记是党员且符合条件的,应吸收参加同级党委、党支部;尚未参加党委、党支部的,应列席同级党委、党支部会议;不是党员的,应通过适当途径使其了解党委、党支部的工作部署。

  第十一条 牧区基层团委在实际工作中有下列职权:

  (一)根据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委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部署团的工作,开展独立活动;负责审批下级团组织的建立与撤销,团员发展与团纪处分;表彰先进团员和青年牧民;支配团的活动经费。

  (二)负责考核下级团组织的工作。

  (三)协助党组织管理下级团干部,并提出下级团干部的使用意见;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干部和团员作为党员发展对象。

 

第四章 团的基层组织设置

  第十二条 牧区基层组织的设置应贯彻有利于正常地开展团的各项活动,有利于团员在牧区改革发展中发挥作用,有利于团的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团员的发展的原则,可以按居住区域组合、按从业结构组合和在流动中临时组合。

  第十三条 牧区基层团组织根据团员的数量设置。团员有三人以上的单位可以设立支部;团员在三十人以上的单位可以设立总支部;没有团员的单位,可由党组织先代发展一批团员,然后建立团组织。

  第十四条 牧区团的基层支部下面设团小组。为便于开展活动,团小组可以灵活设置。

 

第五章 团员发展、管理与团费收缴

  第十五条 依据“积极地、有计划发展团员、向一切先进青年敞开大门”的发展工作方针,在不断提高团员素质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牧区团的组织发展工作,努力壮大团员队伍,使牧区团员占青年比例逐步达到百分之二十五以上。

  第十六条 牧区外出团员三人以上即可建立临时团组织。要在加强外出团员管理的同时,加强对外来团员的管理。

  第十七条 牧区团员要按照团章规定,按时交纳团费。团的基层组织要加强对团费的管理。

 

第六章 团干部的配备、培训和考核

  第十八条 牧区基层干部的配备

  (一)牧区乡(苏木)团委正副书记的配备,一般应按同级党委(行政)职能部门或下一级党委主要负责人的条件配备,并享受相应的政治、生活待遇;年龄一般在二十八岁左右,并具备高中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任期一般为一届,因工作需要可以连选连任。

  (二)牧区基层团总支、团支部书记,应由有文化、有威信,热爱青年工作,家务负担较轻的优秀青年党员担任,并注意把有一技之长符合团干部条件的青年选拔到团的基层领导岗位上来。基层兼职团干部年龄不能过大,并应具备做青年工作的基本素质,有做青年工作的时间。

  (三)团的支部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由团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一年。团的基层委员会由团员大会或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两年。招聘的团干部应当先聘后选。

  第十九条 牧区基层团干部的培训

  省(区)、地(盟、市)、县(旗)团委应有计划地分别跨级培训县(旗)、乡(苏木)、村(嗄查)团的干部。应保证县(旗)、乡(苏木)、村(嗄查)团委(总支、支部)书记在任期内至少接受一次培训。

  第二十条 牧区基层团干部的考核

  牧区县(旗)、乡(苏木)、村(嗄查)团干部应分别由上一级团组织负责定期考核。考核过程中应广泛听取意见。考核情况应向党的组织部门和同级党委分管领导汇报。考核材料应该归档,以作为团干部入党、晋级、提拔使用的依据。

 

第七章 团的活动阵地和经费

  第二十一条 从便于活动出发,牧区青年之家可分别建在行政村(嘎查)相对集中的乡(苏木)和牧户相对集中的自然村落。青年之家建设要积极取得地方财政和有关部门的资助。对现有青年之家要提高利用率,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文化科技学习的课堂、交流信息的窗口、文体活动的场所。

  第二十二条 牧区基层组织的经费来源

  (一)团费留用部分;

  (二)在政策和法律允许范围内通过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自筹;

  (三)乡政府、村民委员会为基层团组织适当解决经费林、经费畜、经费草场;

  (四)县(旗)、乡(苏木)、村(嗄查)行政经费补贴。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各省(区)、地(盟)、县(旗)可参照本条例,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四条 本条例自下发之日起施行,由团中央负责解释。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大庆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土地管理的规定的通知

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政府


大庆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土地管理的规定的通知

庆政发〔2010〕8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中、省直单位,市政府各直属单位:
  经2009年12月30日市政府8届2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将《关于加强土地管理的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关于加强土地管理的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土地管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适应全市经济发展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土地管理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大庆市行政区域内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
大庆市政府负责市区内各类建设用地的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行使审批和管理土地的行政职能。市政府成立市土地出让协调决策领导小组,集体研究解决土地出让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第三条 大庆市土地管理按照统一规划、连片开发、总量控制、政府垄断、净地出让、招标拍卖的原则进行。

  第二章 土地集约利用

  第四条 严格执行各类用地规划、计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一)建设项目使用土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严格控制占用耕地。
  (二)实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的建设项目和不符合控制指标要求的工业项目,不能通过项目用地预审。没有用地预审意见或预审未通过的,发展改革部门不予立项,规划部门不予办理规划手续。
  (三)项目选址由国土资源和规划部门共同进行,工业建设项目原则上安排在园区或工业聚集区。
  第五条 严格执行供地政策,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一)建设用地实行计划供应。由市国土资源部门、发展改革部门、规划部门根据大庆市城市发展总体需求和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共同制定年度用地计划,报市政府审批后实施。年度用地计划审批后,确需开发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经市政府审批同意后,从节余的指标中调剂。
  (二)工业用地出让期限内,在符合规划、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经核准,不再收取或调整土地有偿使用费。
  (三)严格执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不得低于30%,企业内部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及物业管理用房等配套设施的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7%,容积率和投资强度不得低于国家最低标准。严禁建造“花园式工厂”,严禁在厂区内建造别墅式专家楼、成套职工住宅、宾馆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四)对于主城区范围内拆迁腾出的闲置土地,应更多用在改善居住环境上,确需开发建设的要严格控制规划条件。对于沿湖开发的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控制,严格土地审批程序。

  第三章 土地收购储备管理

  第六条 建立政府主导型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市政府成立市国土资源收购储备中心,从源头上解决多头供地问题。市国土资源收购储备中心代表市政府进行国土资源收购储备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国土资源进行收购储备。
  第七条 任何单位不得以搬迁、环境改造等理由将土地资产交由开发企业直接开发,规避收购储备。已发生的,国土资源部门不予确权发证,重新履行收购程序。
  第八条 新供应的经营性用地必须使用市政府土地储备库中的储备土地。工业用地也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从市政府土地储备库中供应。
  第九条 土地收购储备范围和程序,严格依照《大庆市国土资源储备办法》(庆政发〔2006〕9号)执行。

  第四章 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

  第十条 严格执行国家《划拨用地目录》,除划拨目录确定的项目外一律实行有偿使用。
  第十一条 新供应的工业、商业、旅游、金融、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应全部达到净地或者熟地标准,规划部门应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国土资源部门在中国土地市场网等有形市场上发布出让公告,一律以招标、拍卖、挂牌(以下简称招拍挂)方式进行市场化配置。出让公告中作为招拍挂条件的事项,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时必须载明并不得更改。
  第十二条 依法保护土地使用者合法权益,规范国有建设用地审批。
  (一)原划拨、承租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申请补办出让手续,不改变原用途等土地使用条件且符合规划的,经市政府批准,可以按照协议方式办理出让手续,原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与市国土资源部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缴纳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金。
  (二)原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申请转让,转让后不改变原用途等土地使用条件的,经市政府批准,在土地有形市场等场所公开交易,确定受让人和成交价款,可以按照协议方式办理出让手续,由受让人与市国土资源部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缴纳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金。
  (三)原划拨、承租、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申请改变原用途等土地使用条件的,经市政府和规划部门同意,可以按照协议方式办理出让手续,原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与市国土资源部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重新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调整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金,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或法律、法规、行政规定等明确应当收回土地使用权重新公开出让的除外。原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申请改变用途等土地使用条件,重新开发建设的,原国有建设用地范围内地上资产自行处理。
  (四)原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申请改变用途等土地使用条件,经规划部门审查后,新规划范围内涉及其他土地权属的,由出让人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重新按照招拍挂方式进行市场化配置。
  第十三条 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时,允许合同双方协商的事项,由双方协商确定,并报请市土地出让协调决策领导小组同意。
  第十四条 积极探索推进用地预申请制度,对列入市、县土地出让计划的经营性用地,要及时将具备出让条件地块的位置、面积、规划用途、使用年限等信息向社会发布,接受用地申请。单位和个人对拟出让的地块有使用意向,所承诺支付的土地价格和土地使用条件符合规定的,市国土资源部门应适时组织挂牌或拍卖出让活动。

  第五章 闲置土地管理

  第十五条 加强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本规定所指的闲置土地,是指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同意,超过规定的期限未动工开发建设的建设用地。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以认定为闲置土地: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者建设用地批准证书未规定动工开发建设日期,自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生效或者建设用地批准证书颁发之日起满一年未动工开发建设的。
  (二)已动工开发建设面积占应动工开发建设总面积不足三分之一或已投资额占总投资额不足25%且未经批准中止开发建设连续满一年的。
  上述时限不包括因不可抗力或者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造成动工迟延的时间。
  第十六条 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土地开发的,超过规定日期一年以上二年以内未动工建设的,可以按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对依法占用耕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的项目,在规定期限一年以上二年以内未动工建设的,依据耕地开垦费标准征收土地闲置费。
  第十七条 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土地闲置满二年的,由市政府无偿收回,纳入市政府土地储备库。
  第十八条 土地使用者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未达到法定转让条件的不得转让,未按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条件进行开发建设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抵押。
  第十九条 符合法定条件允许抵押的,必须到国土资源部门办理抵押手续。银行等有关单位处置不良资产时,须提前与国土资源部门协商,处置抵押的空闲不良土地资产时,必须报市政府审批,否则国土资源部门不予办理土地审批手续。

  第六章 土地出让金管理

  第二十条 强化土地出让金收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擅自减、免、缓土地出让金。
  第二十一条 土地出让金使用由市财政部门提出预算,市政府审查批准。土地出让金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开发。
  第二十二条 市政府每年提取土地出让金总额的20%作为收购储备专项资金,按季度提取,进入收储专项账户,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市政府也可利用市财政间歇资金进行土地收购储备。市政府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土地纯收益15%的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其中30%上缴省政府,剩余70%经市政府批准,由市国土资源部门提取,用于土地整理复垦、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基本农田建设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土地开发。
  第二十三条 对于须由市财政全额返还土地出让金的经营性用地项目,也必须提取20%的土地收购储备专项资金和15%的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否则,国土部门不予办理供地手续。
  第二十四条 土地使用者在规定期限内未全额交纳土地出让金的,国土资源部门要及时解除土地出让合同。

  第七章 执法监察管理

  第二十五条 建立建设用地审批后的跟踪管理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督,采取动态巡查、交叉检查等方式,预防违法用地行为的发生,重大土地违法案件的处理结果应在新闻媒体公示。
  第二十六条 积极推行集约用地问责制。项目投资者须书面承诺按规定的投资强度、容积率及用途实施项目。对项目用地的集约利用指标达不到规定标准的,要追究其违约责任。
  第二十七条 严格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对违法用地上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按法律规定应当拆除或没收的,不得以罚款、补办手续取代;符合补办手续条件的,也必须依法处罚后,从新从高进行征地补偿和收取土地出让金及有关规费。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督管理,严肃查处批而不建、少批多占、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和容积率等违法行为。
  第二十八条 建立查事与查人相结合的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国土资源与纪检监察、检察等部门联合办案和案件移送制度,对应当实行招拍挂出让的经营性用地而采用划拨方式或者协议出让方式供地的;对采用合作开发、招商引资、以历史遗留问题名义或者先行立项、先行选址等定点确定用地者等手段规避土地使用权招拍挂的;对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确定后,擅自批准调整土地用途、容积率等规划设计条件的,要严格按照《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市场活动,为个人和亲友谋取私利的处理规定》(中纪发〔2004〕3号)文件和《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15号令)要求,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大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市政府令2005年第3号)同时废止。



关于印发《水利部直属预算单位政府采购审计办法》的通知

水利部


关于印发《水利部直属预算单位政府采购审计办法》的通知


文号:水审计[2006]311号





部直属各单位:

  现将《水利部直属预算单位政府采购审计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向部审计室反馈。




水利部直属预算单位政府采购审计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直属预算单位政府采购的审计监督,规范审计行为,保障政府采购活动公开、公平、公正,提高政府采购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央单位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水利部直属预算单位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采购审计,是指部直属预算单位审计机构(以下简称“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下,依法对本级及其所属单位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的审计和审计调查。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与中央预算有直接经费领拨款关系的水利部本级、部直属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政府采购审计工作。
第四条 政府采购审计包括: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的编制和审批,政府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单位分散采购的范围和工作程序,政府采购事项的审批、备案与合同管理,政府采购资金的审计等。
第五条 上级审计机构对下级审计机构的政府采购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六条 政府采购审计工作由审计机构负责组织实施,也可由审计机构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社会审计机构承担。
审计机构应当依照本办法及《水利部委托社会审计业务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被委托的社会审计机构的政府采购审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七条 政府采购审计的主要内容:
㈠政府采购有关法规、制度和政策的执行情况;
㈡政府采购预算和政府采购实施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情况;
㈢政府采购目录及标准的执行情况;
㈣政府采购备案或审批事项的落实情况;
㈤政府采购信息在财政部指定媒体上和水利部指定媒体上的发布情况;
㈥政府采购合同的订立、履行、验收和资金支付情况;
㈦内部政府采购制度建设情况;
㈧对供应商询问和质疑的处理情况;
㈨政府采购的招投标及其他采购方式情况;
㈩其他需要审计的内容。
第二章 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执行审计
第八条 政府采购预算及执行审计
㈠政府采购项目是否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㈡政府采购项目及采购资金预算是否在政府采购预算表中单列,有应列而未列的问题;
㈢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是否进行调查研究、有无弄虚作假问题;
㈣年中因追加预算、政府采购目录及标准调整或者不可预见的原因而需要补报的政府采购项目,是否在政府采购活动开始前,补报政府采购预算;
㈤是否存在未列入政府采购预算、未办理预算调整或补报手续的政府采购、突破预算的实施采购项目;
㈥纳入政府采购预算的项目是否正确、完整。
第九条 政府采购计划执行审计
㈠政府采购计划是否按照本单位经批复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
㈡政府采购计划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报送;
㈢政府采购计划的变更是否依照程序进行,有无随意变更采购计划的情况和计划外私自采购的行为,有无任意追加突破限额的情况;
㈣因特殊情况,政府采购计划需要调整项目技术指标或者需求数量的,是否在该项目实施前向有关部门提出变更要求;属于政府集中采购的项目是否报送水利部、集中采购机构调整后再组织采购。
第三章 政府采购审批与备案执行情况审计
第十条 下列事项是否报经财政部审批后实施:
㈠政府(部门)集中采购项目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其他采购方式;
㈡因特殊情况需要采购非本国货物、工程或服务;
㈢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其他需要审批的事项。
第十一条 分散采购项目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其他采购方式,是否经水利部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二条 下列事项是否备案:
㈠部门预算追加应当补报的政府采购预算、已经批复政府采购预算的变更;
㈡政府集中采购计划和部门集中采购计划;
㈢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经批准采用公开招标以外采购方式进行采购的项目执行情况;
㈣限额标准以上,公开招标数额以下的政府采购项目,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进行采购的项目情况;
㈤限额标准以上政府采购项目的合同副本;
㈥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备案的事项。
第四章 政府采购形式和方式审计
第十三条 政府采购组织形式的审计
㈠列入政府集中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目录的项目,是否按规定办理集中采购,有无采用化整为零、分解整体项目、增加采购批次等手段规避集中采购控制的情况;
㈡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是否按规定程序和权限进行,有无随意采购,擅自扩大范围、提高标准,有无规避政府采购监管的问题。
第十四条 政府采购方式的审计
㈠政府采购方式的选择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贯彻了以公开招标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采用非公开招标方式的理由是否真实、充分;
㈡有无将应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货物、工程、服务化整为零,或以其他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或擅自采用其他采购方式;
㈢是否严格按照已确定的采购方式和要求进行采购,有无在执行过程中自行改变采购方式等。
第五章 政府采购程序审计
第十五条 公开招投标程序的审计
㈠招标审计
⒈自行招标是否符合有关条件,委托代理招标是否签订委托协议,明确委托代理的事项;
⒉是否在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
⒊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的时间是否符合规定的时间;
⒋招标文件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完整,有无以不合理的要求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供应商,对潜在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或者招标文件指定特定的供应商、含有倾向性或者排斥潜在供应商的其他内容的;
⒌是否存在招标机构、采购单位和供应商相互恶意串通,虚假招标行为;
⒍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澄清或者修改的,是否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日期规定的时间前,是否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投标人,招标过程中是否存在擅自修改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的违法行为等。
㈡投标审计
⒈投标人是否具备政府采购项目所需的资质(资格),是否具备招标文件中列举的要求;
⒉投标文件的编写、密封、撤回、更正、补充、替代方案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及招标文件的要求;
⒊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联合投标的,其资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采购人规定的特定条件;
⒋投标人在递交投标文件的同时,是否递交了投标保证金;
⒌投标人是否向招标采购单位、评标委员会成员提供不正当利益手段谋取中标。
㈢开标、评标与定标审计
⒈参加开标会议的人员、开标时间、开标记录及开标程序是否符合规定,无效标的处理是否符合规定,开标是否在有关监督机关监督下进行,是否公正、公开;
⒉评标是否符合法定程序,评标委员会是否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评标专家是否按规定抽取,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的人员是否按规定回避,评标标准和方法是否在招标文件中载明,在评标时是否另行制定或修改、补充任何评标标准和方法,评标标准和方法是否对所有投标人都相同,评标的指标、标准是否科学合理,标底的编制和确定是否合规、合理、科学,评标委员会是否按规定进行评标,是否执行了评标纪律,或单位非法干预、影响,评标过程是否在有关监督机关监督下进行;
⒊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是否向招标人提供书面评标报告,并推荐合格中标候选人,中标候选人的基本条件是否符合规定的条件,是否按规定进行了排序,采购人是否按照评标报告中推荐的中标候选供应商顺序确定中标供应商或事先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供应商;
⒋中标供应商确定后,中标结果是否在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公告,并向中标供应商发出中标通知书;
⒌投标供应商对中标公告是否有异议,招标采购单位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对质疑内容作出答复。
㈣中标审计
⒈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是否在规定期限内与中标供应商签订书面合同,所签订的合同是否对招标文件和中标供应商投标文件作实质性修改,采购单位有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作为签订合同的条件,是否与中标供应商私下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是否存在中标书发出后,无正当理由不与中标人签订采购合同的行为;
⒉对中标人放弃中标、拒签合同,将中标项目转让给他人,在投标文件中未说明,且未经采购招标机构同意,将中标项目分包给他人的,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是否按规定处理。
第十六条 邀请招标及其他采购方式程序的审计
㈠邀请招标程序的审计
主要审查采购项目是否符合邀请招标方式的条件,供应商是否根据资信和业绩进行选择,供应商是否在三家以上。
㈡竞争性谈判程序的审计
主要审查采购单位是否按照规定成立谈判小组,谈判小组人数和组成是否符合规定,被邀请的供应商是否符合相应资格条件,是否不少于三家,谈判文件是否符合要求。
㈢询价采购程序的审计
主要审查采购单位是否按照规定成立询价小组,询价小组人数和组成是否符合规定,被询价的供应商是否符合相应资格条件,是否不少于三家,询价方案是否符合要求,报价方式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按照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等。
㈣单一来源采购程序的审计
主要审查其采购行为是否符合该采购方式条件,采购项目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采购价格是否合理等。
第十七条 政府采购文件完整性审计
主要审查政府采购文件,包括采购活动记录、采购预算、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标准、评标报告、定标文件、合同文本、验收证明、质疑答复、投诉处理决定及其他有关文件、资料等,是否齐全并得到妥善保存。
第六章 政府采购合同审计
第十八条 政府采购合同签订审计
㈠政府采购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
⒈政府采购合同的主体、内容、形式、程序等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
⒉政府采购合同的签订是否符合政府采购预算、采购计划的要求,合同的主要条款是否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等;
⒊有关经济合同合同是否按照《水利经济合同审计签证和备案暂行办法》进行了审计签证;
⒋采购代理机构以采购单位名义与供应商签订的政府采购合同,是否取得采购单位的授权委托;
⒌采购单位追加与合同标的相同的货物或者服务,与供应商签订补充合同,原采购合同其他条款是否变更,所有补充合同的采购金额是否超过原采购合同金额的百分之十。
㈡政府采购合同条款和内容是否完整、明确、具体,意思表达是否清楚准确
⒈商品或服务的名称是否规范;
⒉数量、规格、质量、性能表述是否正确;
⒊价款和酬金是否明确合理;
⒋合同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是否明确和合理;
⒌违反合同的责任是否明确。
第十九条 政府采购合同履行审计
㈠采购单位或其他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对合同履约情况进行验收;
㈡政府采购合同的验收是否由专业人员来进行,验收记录、验收证明书是否齐全、完整等。重大采购项目是否委托国家认可的专业检测机构办理验收事项,验收方成员是否在验收书上签字;
㈢政府采购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是否擅自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如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需要变更合同,或者合同继续履行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必须变更、中止、终止合同的,审查合同变更、中止、终止是否经过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审批,相关法律手续是否完备;
㈣合同纠纷、合同违约责任是否按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的条款进行及时、合理、合法的处理;
㈤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是否将应当备案的文件资料提交财政部门备案。
第七章 政府采购资金审计
第二十条 政府采购资金审计
政府采购资金的来源是否合法合规并及时足额到位,有无挤占、挪用其他专项资金的情况。
第二十一条 采购资金支付审计
㈠采购资金的申请和划拨是否根据批准的年度采购预算,科学编制用款计划,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资金支付;
㈡预付是否符合采购合同所约定的条件(工程采购还应审查是否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和工程进度);
㈢支付是否符合采购预算、采购计划、采购合同的要求;
㈣预付和结算是否由财务部门直接向供应商、劳务提供者或施工企业支付,有无采购部门或采购机构违规支付的情况;
㈤结算时是否从中扣除了预付款,是否预留了质量保证金,有无提前支付的情况。
第八章 责任追究
第二十二条 预算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审计机构视情节轻重进行责任追究。责令改正,给以通报批评;责令退还或者追回政府采购预算资金;根据违规金额建议预算主管部门核减下年度政府采购预算;建议有关部门、单位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㈠拒绝、拖延审计机构要求提供的与政府采购预算及其有关的财务情况和会计资料的;
㈡拒绝、阻碍审计机构执行政府采购审计的;
㈢编制虚假政府采购预算,骗取政府采购预算资金的;
㈣擅自变更政府采购预算,改变政府采购预算用款方向或性质,造成政府采购预算资金损失浪费的;
㈤政府采购预算执行中相互挤占、挪用、转移、虚列支出的;
㈥造成政府采购的国有资产流失的。
第二十三条 被审计单位(部门)有关责任人员干扰、阻挠、破坏政府采购审计,审计机构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处罚的建议。对审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有关责任人,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追究责任。
第二十四条 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进行政府采购审计时,应当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做到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水利部直属预算单位可依据本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水利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