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水利电力部颁发《水利电力部关于实行技工学校学生预分配办法的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4 03:06:25  浏览:896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水利电力部颁发《水利电力部关于实行技工学校学生预分配办法的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

水利电力部


水利电力部颁发《水利电力部关于实行技工学校学生预分配办法的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

1987年7月15日,水利电力部

为了深化技工学校教育改革,提高办学效益,加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确保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及时顶岗,切实作好生产准备工作,以适应水利电力事业发展的需要,现将《水利电力部关于实行技工学校学生预分配办法的暂行规定(试行)》,颁发试行。请各单位加强领导,通过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试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告部。

附:水利电力部关于实行技工学校学生预分配办法的暂行规定(试行)
为了深化技工学校教育改革,提高办学效益,加强学生实际工作技能训练,确保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及时顶岗,切实作好生产准备工作,适应水利电力事业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一条 技工学校学生学制仍为三年,要按部颁教学计划大纲规定,完成全部理论教学和实习任务。
第二条 实行技工学校学生预分配办法。即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完成前二年学业后,根据生产、建设需要,于第三学年预分配到用人单位,进行运行、安装、检修等集中实习。
第三条 接收预分配学生的单位要按专业指定专职工程技术人员或有一定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负责预分配学生的实习指导、理论知识辅导、新技术知识传授、定岗定期工种轮换实习及考核等管理工作。
第四条 学校应加强对预分配学生的集中实习教学管理,定期检查实习计划执行情况和实习质量,经常深入预分配单位对学生进行实习操作评定和考核。
第五条 学校和预分配单位要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 学生预分配期间,要切实完成各项教学实习任务,一般不宜顶岗。预分配单位不能单纯把学生当成劳动力使用,应采取措施确保学生定期轮岗实习,使学生得到全面训练。
第七条 预分配学生第三学年集中实习结束后,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考试和综合考核,合格者,由学校颁发毕业证书,正式分配工作。
第八条 预分配单位原则上系学生正式分配的工作单位。为适应生产情况的变化,学校主管部门可保留10%左右的调配调剂权。经学校主管部门批准。预分配学生改派分配单位后,接收单位应支付原预分配单位相应费用。
第九条 预分配学生仍应由学校继续实行助学金、奖学金制度和学籍管理制度。
第十条 学生预分配期间,用人单位可按国家有关规定发给夜班津贴、加班津贴。定岗在有毒有害工种实习的,可发给有关保健津贴。
第十一条 预分配学生在予分配期间,因工负伤、致残、死亡者,用人单位可比照国家关于学徒工的保险待遇规定办理。医疗、非因工负伤、致残、死亡者、由学校按现行办法处理。
第十二条 学生毕业正式分配工作后,凡能正式顶岗者,可不实行见习期。
第十三条 预分配学生集中实习经费,由学校按我部制定的学生定额经费标准的三分之一拨给予分配单位。
第十四条 以预分配单位为主与学校共同组成预分配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检查预分配学生集中实习计划执行情况和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并解决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预分配单位应有专职部门分管学生集中实习工作。
第十五条 按照预分配单位的厂规厂纪,对有违纪行为的学生,领导小组有权决定并实行留校察看以下的各种处分,处分材料应报学校备案并记入学生档案。对严重违纪需要开除或留校察看的学生,由领导小组研究提出处理意见,经学校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十六条 电管局、省电力局工程局、黄委等学校主管部门根据本暂行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并报部备案。
第十七条 本暂行规定自颁发之日起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修改《广州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办法》的决定

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修改《广州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办法》的决定

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6号


  《关于修改〈广州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办法〉的决定》已经2009年11月23日市政府第13届9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市长 张广宁
二○一○年二月一日

关于修改《广州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办法》的决定

  市政府第13届98次常务会议决定对《广州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办法》作如下修改:

  一、第六条中的“11月30日”修改为“10月31日”。

  二、第八条增加一项作为第(五)项,修改为“(五)有明确的起草工作计划。”

  三、第十二条第一款修改为“列入年度规章制定工作计划的项目,承担起草工作的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将下列文件和资料及其电子文本报送市政府法制机构审查:(一)报送审查的报告;(二)规章送审稿条文文本;(三)规章送审稿注释稿文本;(四)规章送审稿说明;(五)规章送审稿论证、协调及征求意见过程中存在的不同意见,召开听证会的应当附听证会记录;(六)作为依据的法律文件及参照的政策文件;(七)其他有关资料。”

  四、第十九条修改为“市政府法制机构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审议规章草案的请示,应当经主要负责人签署后,连同规章草案注释稿、规章草案制定的依据等有关资料,报送市府办公厅。

  市府办公厅应当在市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开会前将规章草案注释稿及其说明等有关资料分送给市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成员以及其他参加会议的人员。”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广州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办法》根据本决定修改后重新公布。


广州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办法

(2002年9月25日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7号发布,根据2010年2月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6号修正)

  第一条 为规范本市人民政府规章(以下简称规章)的制定工作,保证规章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和国务院《规章制定程序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规章的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公布、备案、解释应当执行《条例》,同时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制定规章应当遵循《立法法》和《条例》确定的原则,适应本市实际需要,具有地方特色。

  第四条 制定规章,应当从国家整体利益和人民利益出发,不得谋求部门利益。

  第五条 本市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向市政府法制机构提出制定规章的建议。

  制定规章的建议应当包括规章的名称、主要内容和制定的目的、依据。

  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对制定规章的建议组织研究或者转交相关部门研究。相关部门应当在收到市政府法制机构转交的建议30日内将处理意见回复市政府法制机构,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在收到相关部门意见的15日内将处理意见回复建议者。对可行的建议,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在拟定规章计划时采纳。

  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于每年年初编制年度规章制定工作计划。市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和区、县级市人民政府(以下统称部门)认为需要制定规章的,应当拟定立项申请连同本办法第八条第(四)项所要求的有关资料,于编制年度规章制定工作计划前一年的10月31日以前报市政府法制机构。

  第七条 报送制定规章的项目,应当经报送部门的法制机构审核并经该部门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在其主要负责人签署后送市政府法制机构。

  第八条 报送立项的规章项目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规章项目的内容不超越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权限,不与上位法相抵触;

  (二)规章项目的内容应当属于现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本省或市地方性法规、本省人民政府规章只有原则性规定或者本行政区域具体行政管理需要市人民政府制定规章的事项;

  (三)规章项目内容已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拟确定的主要制度或者措施提出了合理、可行的方案;

  (四)规章项目已拟出初稿,并附有对制定规章的必要性和本条第(三)项所要求的方案的说明以及相关资料;

  (五)有明确的起草工作计划。

  第九条 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立项基本条件,对制定规章的立项申请进行汇总研究,拟订市人民政府年度规章制定工作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年度规章制定工作计划应当明确规章的名称、起草部门、完成时间等。

  年度规章制定工作计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规章项目分为正式项目和预备项目。

  第十条 年度规章制定工作计划在执行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因本市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管理要求,需要在当年增加规章项目的,提出增加项目的部门应当将书面报告及本办法第八条第(四)项要求的有关资料送市政府法制机构。市政府法制机构对拟增加的规章项目按照立项条件进行审核,并报有关分管副市长和市长批准后,可以将该项目列入当年规章制定工作计划。

  第十一条 规章原则上由报请立项的部门起草。

  内容复杂、涉及多个部门管理事项的规章,市人民政府可以确定由其中一个或者几个部门具体负责起草,也可以确定由市政府法制机构起草或者由其组织起草。

  起草规章可以邀请有关专家、组织参加,也可以委托有关专家、组织起草。

  第十二条 列入年度规章制定工作计划的项目,承担起草工作的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将下列文件和资料及其电子文本报送市政府法制机构审查:

  (一)报送审查的报告;

  (二)规章送审稿条文文本;

  (三)规章送审稿注释稿文本;

  (四)规章送审稿说明;

  (五)规章送审稿论证、协调及征求意见过程中存在的不同意见,召开听证会的应当附听证会记录;

  (六)作为依据的法律文件及参照的政策文件;

  (七)其他有关资料。

  前款第(二)、(三)项所指文本的标题下方应当分别注明“送审稿”和“送审稿注释稿”。

  第十三条 规章送审稿注释稿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每一条的“第×条”之后注明该条文规范的内容;

  (二)在每一条文内容的下方注明该条文拟定的理由或者所依据的法律或其他规范性文件。所依据的法律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标题、文号及具体内容应当明列。

  第十四条 规章送审稿的说明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制定规章的必要性;

  (二)制定规章的依据;

  (三)规章送审稿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拟确定的主要制度或者措施;

  (四)论证协调及征求意见过程中争议的主要问题及其处理意见;

  (五)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第十五条 报送审查的规章送审稿,应当由起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签署;几个起草部门共同起草的规章送审稿,应当由该几个共同起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共同签署。

  第十六条 起草部门报送的文件和资料不符合本办法第十二、十三、十四条规定的,市政府法制机构可以要求起草部门在规定的时限内补充相关资料。起草部门未按要求补充的或者起草工作不符合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市政府法制机构可以将规章送审稿退回起草部门。

  第十七条 市政府法制机构对报送的规章送审稿,应当按规定组织论证、协调和修改。

  第十八条 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客观公正地对待各种不同意见,在综合各方面意见对规章送审稿进行修改后,形成规章草案及其说明。

  规章草案的说明应当包括制定规章的必要性,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拟确定的主要制度或者措施以及论证协调情况和对不同意见的处理情况等。

  第十九条 市政府法制机构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审议规章草案的请示,应当经主要负责人签署后,连同规章草案注释稿、规章草案制定的依据等有关资料,报送市府办公厅。

  市府办公厅应当在市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开会前将规章草案注释稿及其说明等有关资料分送给市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成员以及其他参加会议的人员。

  第二十条 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当根据市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的审议意见对规章草案进行修改,形成规章草案修改稿,报请市长签署命令后予以公布。

  第二十一条 经市长签署命令公布的规章,由市府办公厅负责印发,并负责在《广州政报》和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发行的指定报纸上及时刊登,同时应当在市政府公众信息网上予以发布。

  第二十二条 规章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由市政府法制机构负责报国务院、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省人民政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二十三条 规章应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适时修改或者废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及时提出修改、废止规章的建议:

  (一)规章依据的上位法已经修改或者废止的;

  (二)规章的主要内容已经被有关上位法或者其他规章替代的;

  (三)规章规范的内容已不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修改、废止和其他应当修改、废止的情形。

  规章的修改、废止程序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四条 规章解释权属于市人民政府。

  规章解释由市政府法制机构参照规章送审稿审查程序提出意见,报请市政府批准后公布。

  第二十五条 拟定市人民政府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议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参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制定、发布政策措施,不得与法律、法规和规章相抵触。

  政策措施不得设定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法律、法规和规章已规定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和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得改变适用条件和范围。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政策措施同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的,可以向市人民政府提出意见,由市政府法制机构研究处理。

  第二十七条 制定政策措施,应当由制定机关的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

  制定的政策措施应当公布。

  区、县级市人民政府以及市政府各部门制定的政策措施,应当自发布之日起30日内报市政府法制机构备案。

  第二十八条 规章外文译本的编译、中外文版本的汇编工作由市政府法制机构负责。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1994年11月18日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广州市行政规章制定办法》和2001年8月28日市府办公厅印发的《广州市人民政府规章草案办理程序有关问题的规定》同时废止。




关于认真做好秋粮收购工作的紧急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粮食局 财政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粮食局
财政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关于认真做好秋粮收购工作的紧急通知

05-12-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粮食局、财政厅(局)、农发行分行,中储粮总公司:
目前,秋粮收购已在各地陆续展开,收购工作进展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在一些地区特别是部分稻谷主产区出现仓容偏紧等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妥善解决,否则将会对秋粮收购工作产生不利影响。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做好粮食收购和抓紧粮库维修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确保秋粮收购工作顺利进行和入库粮食的储存安全,现将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全面分析秋粮收购形势,积极落实各项收购措施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今年我国粮食生产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的好势头,预计粮食产量将超过去年。各地要全面分析本地区粮食生产、购销、仓储情况和粮食市场形势,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做好秋粮收购工作,保证最低收购价政策的顺利执行,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
(一)中储粮总公司和有关省地方储备粮公司要认真贯彻执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目前,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已在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主产省启动,中储粮总公司和有关省地方储备粮公司等执行主体要认真按照有关政策要求,积极督促指定收购库点按最低收购价挂牌收购,确保将市场粮价稳定在最低收购价水平之上。要加强对按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粮食的监管,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存储安全。同时,要根据粮食收购的进展情况,及时向财政部门申请有关费用和利息补贴,并及时、足额拨付到各指定库点,充分调动这些企业做好粮食收购和储存工作的积极性。
(二)各地农发行要继续做好秋粮收购资金的供应工作。收购资金供应是国有粮食企业发挥收购主渠道作用,稳定市场粮价的重要保障。各级农发行要根据当地粮食收购的实际需要,及早测算收购资金信贷规模。对于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指定库点,要按照最低收购价格及时足额发放收购资金和收购费用贷款。对于其他国有粮食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其他粮食企业入市收购,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以及企业风险承受能力积极给予贷款支持。要根据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进展情况,结合当地粮食收购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地做好贷款资格认定工作。
(三)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秋粮收购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和服务。一是要加强粮食收购和价格的监测,正确分析粮食供需和市场价格走势,提供信息服务,引导各类粮食企业积极入市收购,特别是要督促国有粮食企业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二是加强与财政、农发行和中储粮分公司的沟通协调,帮助企业解决收购资金供应、费用和利息补贴拨付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贯彻落实。三是要妥善处理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粮食收购的关系,当前要集中精力抓好粮食收购工作。
(四)国有粮食企业要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积极收购农民余粮。一是要进一步挖掘仓容潜力,通过采取腾仓并库等措施,努力扩大仓储能力。二是要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坚持依质论价,不得压级压价、克斤扣两。三是要严把粮食入库质量关,对水分、杂质超标的,要在整理、烘晒合格后再入库。同时,要加强粮情监测,确保粮食储存安全。四是要努力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方便农民售粮。对与农民签订的粮食收购“订单合同”,要依照合同的规定认真履约。
二、抓紧做好仓库维修工作,保证秋粮收购的需要和储粮安全
妥善解决仓容问题,是保证粮食收购顺利进行和储粮安全的重要前提。各地要在准确、全面摸清本地区国有粮食企业仓容数量、质量状况、区域分布及使用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秋粮收购工作的实际需要,对需要维修的仓库按轻重缓急进行排队,对急需维修的仓库必须抓紧进行。仓库维修实行分级负责的办法。地方政府委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入市收购的,受托收购库点的维修资金由地方政府负责解决。执行最低收购价任务的中储粮总公司直属库及中央储备粮的承储库点,所需的维修工作由中储粮总公司负责落实;受中储粮总公司委托,执行最低收购价任务的其他收纳库点,维修工作仍由地方财政负担,中央财政可对中西部困难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给予适当补助。同时,要抓紧研究建立对国有粮食仓储设施保护的长效机制。总之,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仓库维修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粮食收购中的一件大事来抓,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进一步把仓库维修工作做细做好,保证秋粮收购的需要。
三、粮食主销区要积极到主产区采购粮食,充实地方粮食库存
粮食主销区要结合储备粮轮换和增加储备粮规模,积极到主产区买粮。同时,要主动引导和组织各类粮食企业到主产区采购粮食,充实企业商品库存。存放在主销区的中央储备粮轮换,也要积极从主产区组织粮源,以缓解主产区仓容压力。粮食产销区之间要进一步加强产销合作,督促有关企业认真履行已签订的粮食购销协议,支持主产区搞好粮食收购工作。要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争取铁路、交通等部门的支持,做好粮食运输工作。对于粮食运输有困难的,要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以便协调解决。
当前秋粮收购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做好今年的秋粮收购工作,落实好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于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研究解决秋粮收购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秋粮收购工作的顺利进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